理想婚姻:一地的鸡毛,拿来扎成鸡毛掸子

情感导师 5673

 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

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

作为一种长久的许下承诺的关系,婚姻的难,可能就在于你们会逐渐认清彼此的全部真相:真正的你们也许并不怎么迷人。你们都会在某些时刻软弱、自私、愚蠢……人性的全部都涌到你们面前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但很可能,婚姻的意义和魅力也就在此:当一个人在看清你的全部之后,依然愿意和你在一起。

作者 | 徐菁菁 孙一丹

理想婚姻:一地的鸡毛,拿来扎成鸡毛掸子

婚姻升级的代价

上世纪80年代末,为了进行研究,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工作的陈一筠开了一个工作室,开始接待婚姻咨询,“想看看人们到底在婚姻中遇到了什么新问题”。有一个男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“他的讲述很典型。他说他老婆长得不错,家务也做得好,过不下去了就是因为一点:’内存不够,版本太低。’两个人话不投机半句多,看个电视剧都能吵架,完全没法沟通。”

陈一筠把1980年视作中国婚姻现代化的分界点。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头30年,婚姻呈现出超稳定的状态。因为离婚太少见,在民政局甚至查不到那段时期的完整离婚数据。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个时代的婚姻格外美满幸福,只是因为婚姻被诸多外在纽带牢固地维系着。

《父母爱情》剧照

传统婚姻的要义不是亲密关系,而是“经济合作社”和“生育共同体”。兜里没钱意味着必须找个人生活在一起。1980年以后,一切束缚都在放开。人们兜里有了钱,加上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,一个人也能养家、养老,婚姻和性、生育分了家,国家的行政力量也在婚姻生活中撤退。

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戴慧思(Deborah S.Davis)把这种变化称作“婚姻的私人化”(Privatization of Marriage)。这个转变鲜明地体现在离婚问题的法律变迁上。1950年的第一部《婚姻法》虽然规定离婚自由,但遵循无过错离婚原则;1980年,第二部《婚姻法》发生了重大转变,首次将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”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标准。

2003年8月,国务院颁布了《婚姻登记条例》,规定自愿离婚的当事人双方不再需要持本人所在单位出具的介绍信,也不需要经历“1个月”的审查期,只要双方同意,在民政局可以当场办理离婚登记。2020年,“离婚冷静期”政策出台,在公众舆论中激起轩然大波,但事实上,即使有了“离婚冷静期”,中国大陆还是世界上离婚最容易、最便宜的国家和地区之一。

当经济、生育等婚姻的传统功能逐渐弱化和消逝,当外部制度为婚姻松绑,让它回归到私人情感的领域,我们今天的婚姻才开始以亲密关系的面目呈现出来。

“理想伴侣”的幻觉与真相

我们对婚姻的主要需求投向了亲密关系。这个转变的发生,实际要求婚姻里的两个人对自我、对对方、对彼此之间的心理和情感互动都有更敏感和深刻的体察。这恰恰不是中国传统婚姻文化所擅长的。

研究婚姻这么多年,陈一筠常常感慨:“现代婚姻是一门需要学习的学问,而我们还是在生育合作社社员水平上便去拿了那张结婚证书。”在她看来,很多人是稀里糊涂结了婚,又稀里糊涂离了婚。“就像流行歌曲里唱的:这就是爱,说也说不清楚;这就是爱,糊里又糊涂。过去说不清楚,倒还有组织给你调查清楚。”

《金婚》剧照

因为相爱而结婚的副产品是现代婚姻最常见的幻觉之一。KeiKo和丈夫Oliver都是摄影师。在朋友眼里,他们是同舟共济的模范夫妻。恋爱的时候,Oliver吸引KeiKo的一点是他交流能力强,讲故事动听有趣。可是相处久了,两个人的朋友圈开始有很多交集,一个故事Keiko听了五六遍。“那个时候我就烦了:怎么又讲这个?我还会纠结:为什么他跟别人讲的会和跟我讲的有不一样的地方?”

“婚前对方一个突出的、十分吸引你的优点,婚后常常变成了让你难以忍受的缺点。仿佛婚姻是个魔术师,把美德放在魔术箱里,再拿出来时,就变成了魔鬼。”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刘丹指出,“不是你看错了人,也根本没有什么婚姻魔术。而是同样的人,在婚姻中感受,与在婚姻外感受,因为观察点不同,观察结果差异甚远。走进婚姻,日日耳鬓厮磨,缺点无处遁形,优点也不能顿顿当饭吃。”

在婚姻里,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把感情的地位抬得如此之高。现代婚姻中常见的另一种幻觉是:我们以为只要彼此相爱,婚姻就不应当出现问题。刘丹做家庭咨询多年,她说,心理学研究显示,一段关系里出了问题的时候,人们容易归因为外因,认为“我的运气不好”,“我遇到了一个渣男”。

刘丹说,这其实是因为,我们很期待对方能够控制这件事,并假设对方能控制。在她看来,婚姻关系尤其容易受错误归因的影响,因为对方和你最亲,你都决定跟TA一生一世了,’甩锅’给TA是最容易的。”

但刘丹解释,“就好像一艘帆船,我们盯着掌舵的那个人看,认为只要他够好、只要他努力,帆船就尽在掌握。可事实上,水流、风向的影响可能非常大。又好比种庄稼,能不能长起来,长得好不好,不完全取决于种子本身,土壤、空气和水都很重要。”

对于一段婚姻而言,土壤、空气和水可能是生命里必经的某个阶段。燕蓉(化名)人生最艰难的时期是坐完月子后。她在分娩时遗留了严重的产伤,孩子的健康也出了一些问题。考虑到不久就要回到工作岗位,她对孩子未来的安排很焦虑。她把婆婆从老家请来。

可老人在北京住不惯,两人在育儿观念上也有不少争端。先生夹在妈妈和妻子之间做和事佬,总不能让她满意。从前,她欣赏先生凡事心态积极乐观,可那段时间,她和他痛陈自己的难过和担忧,他却显得气定神闲: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”这让燕蓉觉得他根本没有真的在乎自己的感受。有一阵,她真的觉得两个人的感情无以为继,切切实实考虑过离婚的可能性。

但随着燕蓉和孩子的身体都慢慢好转,她逐渐卸下了初为人母时的焦虑感,在和先生商量以后,尊重婆婆意见,让老人回了老家。孩子一岁的时候,燕蓉需要备考一个很重要的职业考试,就把孩子送回老家,请婆婆帮忙照顾三个月。那段时间,她和先生一起到咖啡馆上自习,然后牵手走回家,好像回到了恋爱的时候。燕蓉突然意识到,当把种种附加的东西都去掉,回归两个人的感情本身,彼此其实并没有改变。

“人们在婚姻中度过自己生命的不同阶段,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问题,于是家庭也有生命周期,像竹子的生长,从一个竹节到下一个竹节,过渡的部分就会不顺畅,就会有新挑战。”刘丹说,“我们得清楚,在这个时候,一些摩擦并不是对方的主观意愿带来的。”

《中国式离婚》剧照

当然,影响婚姻关系的还有更广阔的东西,家庭咨询有个词叫“家庭派遣”。有一对夫妻,丈夫是大学教授,在工作方面很有成就。但是他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干,也不带孩子,几乎没有社交,每天下班后就钻进书房里看书。妻子觉得丈夫又懒又不负责任,夫妻俩经常吵架,以至于到了离婚的边缘。

实际上,从家族派遣的角度来看,这位丈夫来自贫困山村,他是被整个家族派遣出来读书的。从小到大,读书就是他的使命。他的弟弟负责处理人际关系,妹妹负责做家务,所以他在读书之外什么都不会,也没有意识去做这些。“全力投入去读书是整个家族改变命运的重要策略,这不是一个人的选择。就好像你在一列火车上奔跑,你跑得再快也超不过火车。”

在急速变化的中国,另一辆列车是时代。“我们在婚姻关系的经营里会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。”刘丹说,“你父母在他们的关系里可能从来没有为了房子的事情讨论过,可是到了你这一代,你就必须面对这些问题:谁出钱买房子,产权归谁,将来怎么归属?两个人怎么商量这件事就成了关系里的考验。但这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向前迈进速度太快造成的问题。中国就像一艘开得特别快的船,我们只能随着船整体行进。这不是个人能决定的。是否看到和接受这一点,会让双方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。我们是相互指责’你怎么就不能大方一点儿把我的名字写上去?’‘你怎么就不能尊重我?’,还是抱着一起去学习新经验的态度呢?”

《过把瘾》剧照

看到伴侣不能改变的部分,做法是放下过高的期待,提高关系里的接纳性和容忍性。在接受家庭治疗之后,那位痛苦的大学教授与自己和解了。他告诉自己:“我的家族使命是让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,这是我的所长,也是我的局限,改变这个部分很困难,那我就接受它吧。”

他的行为可能没有明显变化,但夫妻交流时,他的情绪和情感是不一样的。比如,以前他会很愤怒地跟妻子吵架,现在就会更心平气和地沟通,两个人一起想想其他的办法。短时间内,他还是不会带孩子出去玩,因为从小在家里读书的他,没有出去玩的体验,但是他会试着和孩子一起阅读。他还是排斥做家务,但是在妻子做家务时,他会学着陪她聊聊天,让她感觉不那么孤单和委屈。

最深的依恋

采访里,我有个采访对象从前认为,理想的婚姻应当如钱锺书和杨绛,林徽因和梁思成。可有时候她也想,那些琴瑟和谐背后,是不是也会有一地鸡毛,只是不为人知罢了。“也许所有的婚姻都是一地鸡毛。只不过,有些人一拍两散,有些人把鸡毛捡起来,扎成鸡毛掸子继续用。”

陈一筠和丈夫结婚50年了,我问她,她是否觉得自己的婚姻足够理想?她告诉我:“其实我们的婚姻中也有很多矛盾。他是北方人,我是南方人,生活习惯不同;我们的性格很不一样。我是学文科的,他是学机械的,他的性格就跟他的专业一样。要说离婚的话,我们当年分分钟都有理由离婚。我甚至也考虑过:如果我们分手的话,孩子怎么办?现在我也不敢说我的婚姻没有问题。”

在交谈中,我产生了一个更根本的疑问:如果在今天,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婚姻保障经济、生育孩子,如果在追求“理想婚姻”的过程中,势必要承受失望,接受人生的不完满,学会让步和妥协——或者简而言之,现代婚姻本身就是个终身难题,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婚姻,它对于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?

心理学认为,亲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。“人类在从出生到一岁之间是一个不完全发育的状态,必须依赖别人才能活下来。”刘丹说,“跟他人有亲密的关系,是人出生以后一年内最主要的经验,是一个生存的基础和起点。”

人可以从友谊等关系中获得亲密。可正如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朱迪思·维奥斯特(Judith Viorst)在《必要的丧失》一书中所言:我们在与朋友相处时,通常都不会像我们幼年时那样,以一种原始的方式表露自己的性格和大多数的基本需求。

然而,回想一下自己和配偶在一起的情景:我们会懒散地穿着睡袍与她或他共进早餐;我们会在自己得了重感冒的时候,在家里到处找碴儿;我们会在与配偶一起进餐时,毫不客气地把食物从对方盘子里叉走;在吵架时,我们会厉声厉色地跟对方针锋相对。我们在一起时,除了有性爱的喜悦,还有其他原始的回归行为。

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玻璃杯,里面装满了水,当你刚认识某个人时,只是轻掠过水面,彼此熟悉之后,对方就开始浸入水面之下,并慢慢下沉。你们彼此愈亲近,对方就潜得愈深。点头之交通常是停留在水面附近,好朋友则往下潜一些,但亲密的伴侣则会一直下潜到你所能容许的深度。潜得愈深的人,就愈能看透你的面具和外在形象而发现真正的你。

《结婚十年》剧照

作为一种长久的许下承诺的关系,婚姻的难,可能就在于你们会逐渐认清彼此的全部真相:真正的你们也许并不怎么迷人。你们都会在某些时刻软弱、自私、愚蠢……人性的全部都涌到你们面前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但很可能,婚姻的意义和魅力也就在此:当一个人在看清你的全部之后,依然愿意和你在一起。

这种赤裸的、完全不设防、全然接纳的最深刻的依恋关系,会让人们鼓起勇气去尝试解释婚姻这道难题,忍受可能遭遇的所有不美好和不快乐。

陈一筠始终记得,多年前在洛杉矶的街头,她躲雨时偶遇一位牵着狗的男子。“您的家离这儿不远吧?”她没话找话地搭讪。“我住在房子里。房子,明白吗?那不是家。我有四处房子,可是没有家。”没料到这个话头,让男子讲述了他的一生。

他刚过50岁生日,25岁进影剧团,30岁上镜头,还曾主演过一部不是很出名的电影。后来他索性改做股票投机,真的发了大财。他在贝弗利山庄买下一处豪宅,开始邀约女伴周游世界。他有过十几个女伴,中间没有谁真正爱过他,他也不曾向谁许诺过什么。“追求了,成功了,厌倦了。这就是人生的三部曲。”他俯下身去亲吻他的胖狗,“瞧,这就是我的爱侣,想必没有一个女人能够比得上它的忠厚。”

“其实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自己,不可以陷入那种悲剧。”为了自己的事业,陈一筠曾经最长两年时间不在家,前前后后大概有8年在国外奔走,先生在国内照顾一大家子。她很庆幸,也很骄傲,她和先生都信守了婚姻的承诺。岁月沉淀的情感已经很难用简单的词汇来表达。“人们说情侣花前月下时才叫爱情。错误!友情、亲情、恩情、悲怜之情……婚姻中凝结的种种何尝不是爱情?”

(本文已选作《幸福的出路:亲密关系的幻想、真相与抉择》的一部分,王星、王珊著,中信出版集团出版,版权归作者及本书所有,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作者出处。)

《幸福的出路:亲密关系的幻想、真相与抉择》

王星、王珊著

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演绎爱情与婚姻的现实纠缠,探讨如何建立长久而健康的亲密关系。在打破幻想、看清亲密关系的真相后,做出爱情与婚姻里的抉择,为幸福找到出路。

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、知名沟通导师席越倾情推荐。李松蔚、陈一筠、赵芳、翟学伟等婚姻与家庭问题研究专家真诚分享。

中信出版·商业家

商业前沿|经济金融|广告营销

社科文化|新知科普|家庭教育

职场进阶|成长励志|亲密关系

评论列表

头像
2024-03-26 18:03:21

挺专业的一个情感机构,我一个朋友在那里咨询过,服务很贴心!

头像
2023-08-29 12:08:29

被拉黑了,还有希望么?

头像
2023-07-24 21:07:51

如果發信息不回,怎麼辦?

 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

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

发表评论 (已有3条评论)